今年以来,梁永镇深入开展群众“诉求大起底”工作,大力推进“四民行动”,全面收集化解群众诉求,提高群众满意度、认可度、幸福感。截至目前,全镇共收集各类诉求752条,有效化解684条,有效化解率达91%。
拓宽渠道,广开言路纳民意。群众大会“问”。深入开展“三大活动”,镇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带队逐村(社区)召开群众大会,进行政策大宣讲、民情大走访、诉求大化解,现场集中登记群众诉求,分类分项推进化解。便民服务“捞”。用好镇便民服务中心、村(社区)便民服务站,设置群众诉求登记窗口,方便群众就近表达诉求。网络云端“采”。持续推进科技便民举措,制作群众诉求线上调查问卷,通过微信朋友圈、乡友群、务工群、抖音号广泛推送,群众通过微信小程序足不出户反映诉求。四是挂联组员“访”。压实镇级挂联村(社区)工作组责任,镇级挂联领导牵头开展走访,每月入户一次,年度实现所有住户入户走访全覆盖。五是村组干部“排”。量化村组干部摸排群众诉求任务,利用开展群众工作契机,广泛排查群众诉求。
压实责任,有效化解纾民困。党委限时销号。镇党委动态召开专题会议,对打捞的群众诉求定人定时分解交办,确保一般诉求得到及时解决、疑难诉求专班攻坚推进。领导包案化解。按照“一案一专班、领导包销号”的原则,党政主要领导直接挂包典型案件,调动各方力量重点攻坚,便民服务中心迁建、集镇污水治理、广林村可能引发“民转刑”的邻里纠纷、“花海桑田”遗留问题等得到妥善处置。分管领导全程跟踪疑难诉求化解,琳宸生物能源污水管网连接、宏福村水库利用等疑难诉求有效解决,实现“事心双解”。联席协作推进。用好信访联席会议机制,召开联席会议11次,集中研判协调解决具体问题,升平村治安纠纷、连山村社道路损毁赔偿纠纷等纠纷大事化小。四是专班督导增效。成立群众“诉求大起底”效能督查专班,一周一督查、一周一通报,保障诉求打捞真实性、化解方式有效性、业务指导及时性。
优化服务,建强机构解民忧。建好服务阵地。将镇群众诉求快处中心与便民服务中心合并建设,村(社区)群众诉求服务站与信访接待室合并设置,建立工作制度,明确职责分工,规范工作流程。用好服务热线。参照12345市长热线工作机制,开通5-400-400民情热线受理群众诉求,完善热线接电、登记、交办、办理、回访制度,实现诉求在镇级层面收集化解。推行“一卡一单”便民措施,将镇级窗口单位服务热线及服务事项集约到《社情民意卡》《便民服务单》,免费提供给群众,分流解决群众一般业务性诉求。发挥服务功能。镇级领导每日轮流到快处中心坐班接访,实行“派单、接单、返单”诉求闭环办理。司法人员、法律顾问赶集日到快处中心接待,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快处中心建立与综治、“两所一庭”联动机制,预约调解群众矛盾纠纷。落实两级民情代办,需区级办理事项直接派单“四中心”到区直办,需镇级办理事项直接派单村(社区)约时代办。
健全机制,长效治理赢民心。创新宣传教育机制。全面推行聚居点“点长”制和“联户长”制,构建村“两委”、组民小组(聚居点)、联户、户四级宣教响应体系,细化工作单元到联户。每个聚居点设立一名“点长”,每10—20户农户设立一名“联户长”,每户农户确定一名“明白人”,全覆盖的宣传党的政策、法律法规,引领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健全基层治理机制。构建以村党组织为核心、村民自治组织为支撑的“1+N”组织架构,成立红白理事会、业主委员会、道德评议会、乡贤联谊会、禁赌禁毒会等自治组织,带动村民自觉移风易俗、管护卫生、孝老敬亲、维护治安等,破除农村“跟风迷信、等靠要、大操大办”等“随性”行为,不断培育良好家风、文明乡风、淳朴民风。完善民主自治机制。健全村(社区)民主决策、日常管理、资金使用、廉洁监督等规章制度,严格落实民主集中评议制,大事小情由村民自己说了算,增强群众参与度和信任度。(曾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