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巴中讯(郭籽岐 ) 针对D级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多、小、弱、散等特点,南江县因地制宜,完善包保举措,积极推行“两个责任”走进村政学院课堂,不断提升基层包保干部履职能力,打通基层“两个责任”机制落实“最后一公里”。
分层分级“专科”培训。将食品安全纳入巴中村政学院常态化培训内容,为基层干部充电蓄能。立足“学院+党校”模式,面向全县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主任),围绕食品安全“两个责任”“怎么看、怎么建、怎么推、怎么干、怎么考”等方面进行专业化、针对性教学培训,实现政策培训和实际操作的无缝对接,不断加深基层包保干部对“两个责任”的理解,促使其熟练掌握运用相关业务知识。
充实锻炼师资队伍。通过派出党校老师到乡镇、部门及社区挂职锻炼,到上级(外地)党校跟岗学习,引进食品专业高层次人才,组建本土“名师”队伍;通过“领导干部上讲台、基层干部当教师”等多种方式锻炼,培养食品安全优秀“土专家”队伍,精准指导基层包保干部开展工作,细致梳理并有效解决“两个责任”包保过程中的疑点难点问题。
配优培强包保干部。一是针对村级干部综合素质不够全面的实际,在明确村级包保干部时以村级两委干部为主,挑选素质较高的部分村(居)民小组长作为补充,确保“包得住”。二是针对D级主体多与村级干部少的矛盾,将学校、幼儿园食堂等风险程度或专业要求相对较高的D级餐饮单位提级为C级,由乡级干部包保,实现各层级干部包保任务相对均衡,确保“包得了”。三是编发《村级干部包保督导工作手册》,全面培训村级包保干部,提高其履职能力,确保“包得好”。
下一步,南江县将持续探索推动食品安全“两个责任”落实落细落地的有效做法,层层压实包保责任,加大督导检查力度,及时消除各类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