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巴中讯 为贯彻落实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进一步规范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生产行为,今年以来,南江县市场监管局紧紧围绕食品安全攻坚行动部署,精准施策,夯实基础,以植物油小作坊、豆制品小作坊为突破口,采取1234工作模式,即制定一个小作坊生产经营标准,推动压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把好进货查验、产品追溯,食品检验三个关口,开展巡诊把脉、交叉学习、示范打造和法制培训四项活动持续推动全县食品小作坊提质升级、规范发展。
一、指南引航,夯实食品作坊监管之基。结合我县食品小作坊实际,率先制定发布《南江县菜籽油小作坊生产加工指导意见(试行)》《南江县豆制品小作坊生产加工指导意见(试行)》等标准,引导小作坊主在生产过程中对照执行,实现生产有章可循,促进小作坊生产加工行为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二、责任落地,优化食品安全治理效能。
一是压实属地监管责任。建立健全“三清单一承诺”制度,明确小作坊主体等级,建立包保干部名单,确保小作坊主体包保全覆盖,包保干部与包保主体“一对一、点对点、面对面”。各级包保干部根据“三清单一承诺”中的责任清单照单履职,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每季度包保督导工作,不断提升小作坊食品安全水平;
二是压实生产主体责任。严格督促小作坊业主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落实食品安全责任制,依法配备与企业规模、食品类别、风险等级、管理水平、安全状况等相适应的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等食品安全管理人员,明确企业主要负责人、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等的岗位职责,严格落实“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制度。
三、严控三关,筑牢食品安全坚固屏障。一是抓实食品进货查验关。督促小作坊严格执行进货查验制度,坚决杜绝采购使用无产地、无厂名厂址、无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的产品以及国家明令禁止或不符合要求的食品原料等行为。鼓励小作坊积极应用信息化手段开展进货查验记录工作;二是抓实食品溯源关。鼓励小作坊业主按照四川省食品销售凭证规范开展生产经营,严把产品质量准入准出关,确保小作坊的食品“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询、风险可掌控、责任可追究”。三是抓实食品检验关。增加小作坊抽检经费预算,加大小作坊食品抽检覆盖面及抽检频次,及时公布抽检情况。与此同时,积极搭建小作坊与抽检机构合作平台,指导生产小作坊加强自身检测能力建设,努力让有意向的小作坊升企升规。
四、活动助力,推动食品作坊提档升级。
在实施严格监管的同时,南江县市场监督管理局通过多种行动加大对小作坊业主的指导、扶持、帮助、服务力度。一是开展巡诊把脉活动,以个体工商户服务月为契机,结合食品安全两个责任活动,组织专家为小作坊上门“把脉问诊”,指导提升了白酒、肉制品等小作坊17家,形成一套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的食品安全监管方式,为特色小作坊食品安全保驾护航;二是开展“法制培训”强基行动。坚持培训为先,定期组织法律法规和标准培训,不断强化教育引导,持续增强小作坊开办者主动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三是开展示范打造活动。由企业自评,所队推荐,最后由县局进行终审,评选出示范标杆小作坊,进一步提高参评作坊主获得感、成就感,营造食品小作坊行业良性发展氛围,推动小作坊由“你来监管”转向“自我监管”提升;四是开展交叉学习活动,以标杆小作坊为载体,组织全县监管人员和作坊业主代表进行食品安全现场观摩交流,学长补短,推动我县小作坊高质量发展。(南江县市场监督管理局)